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工作计划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现状分析
学生学情:道法学科核心目的是立德树人,有的学生对于道法学科重视不足,在道法学科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二、问题分析
教师层面:平时工作中应注意加强道德与法治的备课工作,以提高课堂教 学效果为目标,上好每节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 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界限,与其它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学生层面: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 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 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 内完成,也可以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完成;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互相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三、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高新区教研室教研计划的精神和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以促进学 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 定基础为目的,扎扎实实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开展好各项活动,认真落实教学目标。
本学期道德与法治教研工作的重点目标是: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教学评一体化的研究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目的,逐步成熟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道德与法治课程,真正起到优化学生的品德与行为的作用。
四 、工作措施
1、加强学科培训,提高课程意识
(1)继续组织教师继续认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和《道德与法治 课程标准》,使每位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等。
(2)认真参加各年级新教材培训,及时开展校内培训活动。反思当前小学 品德教学的现状,分析主客观各方面因素,研讨对策。
(3)组织教师研读教材,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灵活地从学生生活中选 取研究的话题,对教材进行恰当的增删和重构,以学生为主体,实行活动式、开放式的教学。
2、加强校本研究,突出有效教学
(1)品德教研组长根据学校优秀教研组评价标准”,突出“务实、有效”的主题,做好我校的品德教学组的建设工作,带领教师认真学习实践和分析反思,积极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工作。
(2)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为教师实施新课程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3.加强教学研讨,促进队伍建设
(1)发挥好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提升研究品质和影响力;促进教师加强教学反思,不断培育学科教育教学骨干;搭建青年教师展示的舞台,帮助他们上好研究课,以活动促成长;帮助新 手教师尽快适应学科教育教学工作。
(2)加强平时的检查工作,提高教师规范实施课程的意识,重视课堂教学常规的落实,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
4.创新教研方式,丰富课程资源
(1)变“点”为“面”。要求教师从教育教学生活中收集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学科教学协调发展。
(2)变“一次性教学研究”为“持续性教学研究”教师应主动从实践中 发现问题,确立研究主题,用“教育教学随笔”的形式锻炼自己的理性思考能 力,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标准、检查
1.严格按照区里和学校相关标准进行备课业务检查,严格按照备课标准来备课,教学评一体化各个环节缺一不可,上课要与教案相吻合。备课组要及时进
六、反馈、矫正、考核
业务检查结束后在教研组群里进行反馈,问题重大的教研组长和单线联系老师,并联合备课组长跟踪检查。相关的业务检查纳入学校考核统计。
七、活动安排
根据学科特色,努力创新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提供学生参与创新学习的机会,留心收集活动作业的案例,并多撰写论文和教学案例设计。充分利用教育信息网上的教学资源库的素材,积极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使 教学内容现代化,促进教学改革。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