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口中学2024-2025上学期初三数学教学计划与进度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 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以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以人的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年级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力度,倡导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
2、针对近年来苏州市中考数学命题的变化和趋势进行研究,收集试卷,精选习题,建立题库,努力把握中考方向,积极探索高效教学途径,力求达到减负加压增效,并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认真贯彻校教务处工作计划。以组风建设为主线,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法探索为重点,以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为主题,以提高队伍素质,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改善教与学的方式,使我校数学教学、教研质量进一步提高。
三、基本情况分析:
本届九年级学生整体情况并不是很理想,尖子缺乏,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多,基础一般的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学上打算在全面抓好“四基”的同时,拔出一部分尖子学生起领头作用,对有学习积极性而基础一般的学生给予大力的帮助,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采用分层辅导等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本学期是关键的一个学期,几乎所有九年级新内容都在本学期完成。因此,在此学期中,我们要做到面向九年级全体学生,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为基本素材,突出重点,夯实基础。在工作中注意以改进教法,狠抓“四基”的落实,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并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争取这届九年级学生数学整体成绩在以前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
1、加强组风建设,狠抓教学常规,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2、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改善教与学的方式。
3、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能力。
4、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努力解决厌学问题。
5、继续抓好培养青年教师工作。
6、进一步加强科研力度,树立科研兴教思想。
三、工作措施
1、做好备课工作,实施“实效课堂”。按照学校对集体备课的要求,本学期定在每周五上午3、4节课集体备课,组内教师轮流做中心发言人(见具体安排)。每个中心发言人要对安排的课进行详细的准备,要对准备好的电子稿,结合自己的特长,备教材的目标、重难点以及突破方法、备学生易错、易忽视的知识点,交流学生中的“亮点”、备试题、备总结交流等等(如自己觉得有困难,可事先和其他老师先作交流,研讨,杜绝出现说我还没准备好,没什么可说的之类的话)。要求每次把一星期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思路、课堂安排等各方面进行详细说课,同组教师互相磋商(非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前也要对本周的上课内容作初步的备课,在备课时对中心发言人的内容加以补充),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也可拿出来讨论,寻求有效的做法,同时做好每次备课记录。上完课后,教师之间可根据上课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取长补短。加强组风建设,把数学组建设成师德形象好,教研风气浓,协作意识和团体凝聚力强,特别是对学生、对学校发展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研组。主要通过组内讨论,与领导交流,师生沟通及自修师德,听专家讲座等形式,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教研组长配合教导处承担对数学教学的指导和管理,以抓"课堂常规"为突破口,抓好各项常规管理。严格执行教导处的各项计划。
2、更新教学观念,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来转变和更新教学观念,武装自己,指导平常的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强调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合,创造愉快振奋的学习情绪,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废除"注入式”、"满堂灌",挣脱阻碍学生主动发展的束缚,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主动发展型”新模式,还学生主体参与的权力,实现学生主体、主动,创新可持续发展。继续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的思想观念,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3、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能力加强信息技术学习,不断提升数学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增强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与能力。组织教师开展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数学教师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强化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意识和资源共享意识。
4、继续抓好培养青年教师工作
加强对新、青年教师备课和上课的指导,探讨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和方法,通过参加各种讲座、讨论、参观等学习,帮助他熟悉教学业务,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5、 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努力解决厌学问题认真落实教导处的各项常规要求的同时加强集体备课。本学期集体备课活动时间,以确定的时间和不确定的时间相互合为主,每周确定的时间集体备课,平时利用不确定的时间交流教学心得、教学方法,本学期全组组教师积极相互之间随堂听课、评课。提倡教师深入班级作业面批和个别辅导。
初三数学教学进度及计划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周次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周六 |
周日 |
教 学 内 容 |
|
|
|
|
|
|
|
9/1 |
|
一 |
2 |
3 |
4 |
5 |
6 |
7 |
8 |
二次函数5.1 ~5.2(3)(共5课时) |
二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5.2 ( 4 )~5.4 ( 3 ) (共6课时) |
三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5.5+二次函数单元复习 (共3课时) |
四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第三章 |
五 |
30 |
10/1 |
2 |
3 |
4 |
5 |
6 |
第四章 |
六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第八章 |
七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圆2.1 ~2.3(共5课时) |
八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相似 |
九 |
28 |
29 |
30 |
31 |
11/1 |
2 |
3 |
期中复习 |
十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中学期中考试 |
十一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2.4圆周角+阶段复习(共4课时) 补充:垂径定理推论(1课时) |
十二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共5课时) |
十三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12/1 |
2.6 ~ 2.8+ 圆单元复习(共5课时) 补充:相交弦、割线、切割线定理 |
十四 |
2 |
3 |
4 |
5 |
6 |
7 |
8 |
7.1正切~7.3(共5课时) |
十五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7.4~7.6 |
十六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第七章复习+单元复习 |
十七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期末复习 |
十八 |
30 |
31 |
1/1 |
2 |
3 |
4 |
5 |
期末复习 |
十九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中学期末考试 |
二十 |
13 |
14 |
15 |
16 |
17 |
|
|
年级 |
九年级(上)37+35=72课时 |
教学
内容 |
第1章 复习一元二次方程 (约5课时) 第5章 二次函数(九下内容) (约13课时) 第3章 数据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约6课时) 第4章 等可能性条件下的概率 (约5课时) 第8章 统计和概率的简单应用(九下内容) (约8课时) 第6章 图形的相似(九下内容)(初二已上 期中、期末均要考) (期中考试) |
第2章 对称图形――圆 (约20课时) 补充 垂径定理推论 (约1课时) 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 (约2课时) 第7章 锐角三角函数(九下内容) (约12课时)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